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ブログトップ

日中News

sxcn.exblog.jp

“连心跳与离心的粘连”节拍节奏规律初探

(前言)
 
回忆1952年在南京,我从司令部张绍安参谋长警卫员岗位调到文工队时,一报到上面就发给了我一篇陈沂部长的有关“一专三会八能”要求的文章,还有苏军红旗歌舞团劳特教授的论文、以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修养,其中包括如何创造角色等内容。我来不及看,也看不大懂。
 
(触类旁通)
 
1960年,在上音附中任教时,我偶然在图书馆,看到北京人艺大导演焦菊隐关于创造角色的论述,我将其参照应用于二胡演奏中创造音乐形象,总结出以下五个步骤:
 
一,充分理解作家在作品中的灵魂,高于生活,要看到音符的背后;
 
二,用自己的乐器去体现作品的音乐形象。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各种元素;
 
三,演奏家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就是再创造;
 
四,把以上三方面的内容统一起来,发挥自己的驾驭能力,并在乐器上表达出来;
 
五,要面对观众叙述传达,而不是自我陶醉。这一点,也很关键。
 
自我陶醉是形而下,像饮酒品茶,自得其乐。只有诗兴大发,提笔挥毫写出作品,才算形而上。
 
以上五点是我备课的指导原则,也是我完成教学任务的看家本领。
 
记得闵惠芬为参加全囯比赛,二胡教研组全体老师帮她进行輔导,我发现她过份地处于自己如痴如醉状态。我对她指出,音乐表现时必须记住台下有观众。不只是我在演奏,而且要达到“自己能见到自己在艺术表演”。这是形而上。
 
这就是髙于生活,而不能停留在形而下的一种自我陶醉。
 
(难解苦闷)
 
当年,闵惠芬获奨后,仍然大胆地、不怕别人烦地、每天在楼上琴声不断,整个宅院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从早到晚,坚持不懈。
 
她的奋斗拼博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我也蠢蠢欲动,工作完毕,回家也想练练琴。
 
遗憾的是,自己却总是提不起精神,所以,二胡音色也不感人,有点像锯木头,很难听!久久沉思,沒找到一点儿好办法。
 
当然,我对戏曲伴奏的爱好,始终是精神饱满,情趣不减。每每精心配合演唱。
 
沒有独奏的向往。说实在的,根本沒有想过何时能上台独奏。
 
所以,校友林有仁听了俞丽娜独奏会,风趣坦白直言,自己只会弹一首当前曲子,弹一首,忘一首,过去的全忘记了。
 
我也一样,连自己保留曲目的名字都背不出来。真的差距太大。
 
于是,拿出本子,把自己的全部保留曲目,划成表格,每天练习。练一首划上一个钩。渐渐地可以一口气背出十多首。这有数据记录。
 
(量变到质变)
 
一天,我练《听松》,感到越拉越有劲。就思考这股劲从何而来?嗳!忽然开朗,原来是“听松”这首乐曲的节拍节奏律动美感,感动了,在灵魂深处产生了同频共振。
 
接着,我思考。全曲那么多而复杂的切分音符及节拍节奏的变化,要领在什么地方?
 
于是,我求教于基本乐理书,发现对重音的解说似乎帮不上忙!反而引起不少疑感。
 
还是因为爱好戏曲,学过打击乐。我懂得节拍重音的真正内含,是得益于会打板鼓,深感一板三眼的板,这一板太重要了。
 
不坐板鼓的位置,不知道牢记板的位置有多难。唱腔千变万化,在复杂的节奏变拍变速的情况下,气沉丹田,杂而不乱,不被表面现象迷惑,这叫杂而不迷。才能把握住板的位置。
 
日本东京中国文武学院院长高小飞老师特地为我讲了一个故事,挺有趣。有个大爷,坐在前排聚精会神地看戏。后排一位戏迷一边听一边用小棒按板眼变化轻轻地敲打前排大爷的光头。戏演完毕有朋友问大爷,有人打你的头,怎么你无动於衷?大爷回答:我在感觉他打的板眼轻重强弱对不对,倘若他老打错,我立马撩他。结果,他打得不错,我很满意!
 
这故事表明,不是看戏是听戏,是欣赏音乐节拍节奏变化之美感,淘醉在形而上。
 
紧紧的抓住板上引起共鸣的瞬间,形象地表达就是“连心跳”。
 
(名师指点)
 
也是我的运气好,能听到已故合唱指挥家张民权教授,传授给我指挥要领,使我更加坚定了新概念之定位。把悟到的“连心跳”的位置,明确无误地确认在每小节的节拍重音部位。
 
各位朋友,千万不要以为我在钻牛角尖,真好象找到了可以治病的针刺穴位一样,可通筋络,调阴阳,百病可除,阴阳平衡。就象在音乐传播艺术中发现了一把掌控全曲的钥匙。
 
于是,把上面说的五步骤又简化成“连心跳”。
 
总之,是因为找到了节拍重音。之后我又研究重音与强音之区别。我及时地利用网络,广泛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有众多专家毫无保留地谈了各自的看法如下。
 
上海民乐团扬琴演奏家丁言仪说:强音是向外,重音是向内。
 
上海民乐团二胡演奏家邓伟民认为,二胡演奏时强音用手腕,重音用全臂。
 
上海越剧院琵琶演奏家周卫力认为,强音是术,而重音是艺,需感悟才能弄懂。一般人很难达到这高度。
 
旅日著名画家王之江说,强音是刺耳的,重音是震撼人心的!
 
以上是宝贵见解的一部份,多么简明扼要、形象鲜明。很象网上开了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凡此种种,坚定了我对强音重音区别的信心。
 
有一天,打电话给原音协主席陆在易夫人朱蓓蓓,介绍我对重音和强音的区别认识,她敏感地提醒我,你可以写一本书,论述重音与强音。我受宠若惊。
 
(实践中验证)
 
可喜的是,我在中国上海本院师范班十年视唱练耳课内、上海普陀区箭丽打击乐培训中心、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研究生高飞云、浦东圹桥天华民乐队、合唱队、日本残留孤儿民乐队、合唱队、京剧票房、日本东京NHK、亚细亚文化中心、陈敏音乐园都多次组织少儿培训打击乐,以及陈央恩小朋友的钢琴、吉他、浙江嵊州广电部二胡小组、美国纽约康华幼儿园杨淑敏师生、丹麦来沪小学生尼古来、香港戴鸿飞筝教室师生实践,在网上线下指导及面对面教学中取得一定效果。
 
不论是歌唱,器乐还是打击乐,一旦明确重音与强音的区别,就在音乐表演上出现明显的对比。若能理解连心跳与离心粘连,表演可以达到引人入胜,诗情画境。
 
我认为歌唱家对声音的追求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音乐结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目标,因为依靠这项研究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反面意见也要听)
 
在调查数据上也证明其附合客观现实,国内外很多朋友为我做调查。
 
浙江杭州周靓靓是留学乌克兰的音乐教育博士。
 
退休音乐老师沈道珍,尹桃桃旅日艺术爱好者朱建英,山川方慧等都帮我抽样调查,证明知道重音与强音的人数不到百分之十。
 
特别是上海越剧院琵琶演奏家周伟力说,玩音乐的人都是比较聪明的。但是演奏家更需要体力精力。老师你研究的内容。要比这个要求还要高。要有一定的灵性顿悟。所以了解这个内容的人几乎等于零。
 
多次多范围的调查证明研究这个问题的必要性。
 
当然,有反对意见也是好事。国际艺术家交流群,长达半年多的网上争论,记录在案。
 
上音校友、自由音乐人、琵琶演奏家孙滢说,“陈老师的研究,对目前中国音乐市场有现实指导意义。连心跳和离心粘连,一则类似于声与韵,一则等同于节奏的弱与强,尤适合用来描述散板。过去常总结为“形散神聚”,但只是听者的感觉多,而此番的形容,主要是强调了演奏者自身的感觉,并由此带领听众进入自己的音乐世界,简而言之,解释了演奏者如何在节奏音准都无误的情况下,让音乐更具有感染力。”
 
也有校友说,关于重音强音的论述不要再说了!再研究下去,不利健康,还有性命危险!
 
面对恐吓的语言,显然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一时茫然,无所措手足。
 
在这关键时刻,上音校友、上海杉达学院付院長陈立新博士认为,“连心跳与离心粘连,是内求、体验之感悟。用形象化语言表达这些感悟,很有价值,与佛学相通”。
 
有了以上众多正确观点的力挺,我即兴创作了一幅对联:
 
莫道万涛似汹湧
風平浪尽一场空
 
用诗词书法对联的形式停止了这场网上争论。当然,是否能让人口服心服,我也无可奈何,只能顺其自然啦。
 
(继续前行)
 
回忆当初,发现了连心跳的第二年,我感到每小节第一拍称为“连心跳”挺好,但是其余部分也该概括一个词彙才完整。
 
取什么名词呢?经常在听京剧名家唱段,感到精彩唱句后半部分撤慢,回原速,这是让观众叫好的绝招。
 
从中得到启示,我把连心跳之后的部分,取名为“离心的粘连”。既形象,又新颖妥贴,我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摇头晃脑,回味无穷!
 
真的很像范进中举,昏昏沉沉!有生命危险。
 
当然,只能偷偷地乐,免遭嫉妒。
 
(题外备忘)
 
记得校庆70年,我在上音民乐系校友座谈时说了我对二泉映月的研究体会,谈到重音与强音,对杨蔭浏先生阿炳二泉记谱有不同看法后,立即引起反响。朱晓谷教授立即建议我可以在系内开亇讲座,遗憾的是当场的头头说,今年的讲座已排满。第二年满沒满没说,二十年过去了,老领导下台了,新上任的领导也不知道有这回事。
 
幸好,日本的中华新闻《中文导报》专题登载我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前辈们的赞扬。高厚永教授给我的信中说,你终于在七十高龄得到了日本社会的肯定。著名二胡演奏家江南丝竹非物质遗产代表周皓先生来信说,“你说出了我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
 
2019年3月7日香港筝演奏家戴鸿飞关于连心跳与重音的长篇采访发表后,浙江省杭州老干部、篆刻家吕志扬认为:这亇学术成果一定会写進中国音乐史。九十多岁的周皓老师又写信给我充分肯定。
 
看来,我把中国音乐的节拍节奏在音乐传播中的表现手法定名为“连心跳与离心粘连”,且经过多年教学、演出、指挥、辅导等实践,已证明是有推广意义的。
 
从新名词的角度到概念也许比较难以理解。比如,有学生二十多年前听到我讲这二个概念,至今还不明白。
 
但是,只要结合实践中仔细领会,就是小学生,幼儿园大班儿童也会明白,而且感觉简单明瞭,一通百通!
 
2019年4月05日(己亥清明)初稿
2020年6月25日(庚子端午)再发
于日本富士山太极杂艺斋
 
【编后记】
本文是上海音乐学院日本校友会会長陈龙章为纪念建国参军七十年、上音毕业六十年而作,修改后今日在本号重发。
李扩建


by li_japan | 2020-06-24 22:38 | NPO&NGO | Comments(0)
<< 日本三美女挑战二胡三重奏追世界新潮 陈龙章富士山麓之俳句 >>